医疗器械创新网

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公司毛利率排行来了(附名单)

日期:2025-11-04
浏览量:22180

伴随医疗器械上市企业三季报陆续公布,器械领域2025年业绩的预期表现已具雏形。

01

100家器械上市企业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公布


同花顺问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销售毛利率排名前10的企业分别为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艾德生物、迈普医学、九强生物、健帆生物、康拓医疗、英诺特、仁度生物、冠昊生物

销售净利率排名前10的企业分别为九安医疗、心脉医疗、丹娜生物、英诺特、安杰思、新产业、超研股份、欧普康视、赛科希德、惠泰医疗

图片

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对比,能体现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主营业务的含金量

从业务布局来看,毛利率较高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心血管介入、再生医学、IVD、血液净化、神经外科等领域。其中仁度生物( RNA 分子诊断)、冠昊生物(再生医学材料)等销售净利率偏低,主要受相关集采影响较大,虽然靠以量换价维持增长,但净利率仍然承压。

根据国金证券统计,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端已逐步恢复,2025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5%,随着医疗设备采购和院内诊疗需求的逐步恢复,叠加各家企业渠道库存清理工作逐步推进,Q3行业收入端增速成功实现由负转正。国金证券预计行业恢复趋势还有望持续,Q4行业收入端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5Q3同比下降5.07%,在高值耗材及体外诊断部分产品集采及DRG控费等因素影响下,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趋势,2025Q3医疗器械板块毛利率(整体法)为47.88%,同比-0.82pct,环比-0.09pct,整体下降趋势趋缓

02

医疗设备增长显著

创新政策提振市场


伴随2025年上半年国内招标需求的集中释放和恢复,医疗设备在第三季度迎来预期拐点。

相比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收入端同比显著增长,毛利率基本趋稳。国金证券披露,医疗设备板块2025Q3单季度收入同比+10.65%,国内医疗设备行业下行调整期已结束,预计Q4还有望加速恢复。

中低端产品在县域市场集中采购价格偏低仍有部分影响,未来随着头部企业高端产品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复。

迈瑞医疗三季报显示,国内市场方面,得益于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活动的恢复,从第三季度开始国内设备类业务均开始复苏,营收同比降幅明显收窄。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迎来业绩拐点。

联影医疗Q3营收增长高达75%,同样受益于国家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各医院招投标采购恢复的影响

开立医疗近期披露,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对比一季度、半年度,逐季好转趋势明显,尤其是单三季度收入取得 28%的增长,较为亮眼。

但医疗设备降价导致的利润承压仍未彻底消除。如万东医疗虽然营收维持增长,但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20.98万元,同比骤降123.51%,毛利率降至32.6%,净利率跌至-2.3%,经营现金流转负;开立医疗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4.3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9.25%。

万东表示,面对集采趋势,公司也在积极调整策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进入Q4,集采进入交付高峰期,随着福建、安徽、山西、新疆、四川等地省县域集采落地,预计整个Q4集采交付金额将达数亿,驱动整体 Q4业绩的增长

根据众城医械数据,2025Q3 中国医疗器械公开招标中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 30%,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5%。

受收入确认周期的影响,采购市场恢复带来的增长体现在报表端还需要一段时间,随着终端医疗机构采购的复苏,在经历了政策消化与业绩承压后,医疗器械行业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拐点。

另外,今年密集发布的医疗器械支持政策也在落地过程中不断提振市场情绪,尤其是反内卷原则的提出,集采中出现的超低价竞争现象得到遏制。

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网发展的举措》,创新支持体系贯穿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审批、上市、监管、国际化全链条;同月,国家医保局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主题连续召开五场座谈会。

地方上,9月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10月广州发布“创新药械应用十二条”。

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截至2025年9月1日,369件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其中2025年1-9月共有54件创新医疗器械上市。2014-2024年,新增上市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81%。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产品数量和相应企业数量最多,约占全部已批准的315个创新医疗器械的75.9%。

在国内支持创新、集采“反内卷”原则不断驱动之下,医疗器械行业将加速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赛柏蓝器械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医疗器械创新网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返回列表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